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,“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”,“培育创新文化,弘扬科学家精神,涵养优良学风,营造创新氛围”。在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条件下,为实现高质量发展,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满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,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已成为回应时代课题的破题之钥。这既赋予了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时代使命,也对作为科研阵地、育人平台的高校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科技创新发展离不开精神支撑,涵育优良学风、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离不开精神引领,关键是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,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实践中锤炼出了独特的群体风貌和精神气质。这种精神以“爱国、创新、求实、奉献、协同、育人”为主要内涵,是科学家群体在长期科学实践中形成的精神风貌、价值理念和行为范式,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当前,高校应积极弘扬科学家精神,推动创新机制与育人机制协调发展。
深刻认识科学家精神的价值引领力
2020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,“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”。2019年6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》提出,科学家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“胸怀祖国、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”“勇攀高峰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”“追求真理、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”“淡泊名利、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”“集智攻关、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”“甘为人梯、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”。科学家精神是老一辈科学家在长期科研经历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。在他们身上,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家精神的完美诠释,感悟到科学家精神的强大价值引领力。
在中国“天眼之父”南仁东眼里,“知识没有国界,国家要有知识”。他拒绝了国外的优越工作条件回到祖国,全身心投入科技事业发展中。“两弹一星”元勋钱学森作为世界著名科学家,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毅然回国,舍小我顾大我,以国家需要为重,投身祖国的导弹、航天等事业中,充分展现出了科学家的报国之志。钱学森先生曾说:“我的事业在中国,我的成就在中国,我的归宿在中国。”“数学机械化之父”吴文俊,于1951年放弃法国的优渥生活,回到祖国继续开展科研工作,并于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他曾表示:“作为一个从事科学工作的知识分子,我决心在党的领导下,为党的四个现代化这一新的伟大历史任务恪尽绵薄之力。”我国通信界元勋、光纤通信的奠基人之一张煦,主动放弃美国的工作机会,抱着“祖国培养我,我要报效祖国”的决心毅然回到祖国,为新中国建设作出巨大贡献。1956年,为大力发展我国通信制造业,国务院决定成立无线电工程学院。他无条件服从派遣,离开上海前往成都开展支援,一待就是22年。他们无私奉献、报效祖国的精神,是激励一代代科研人的宝贵财富。
科学没有国界,但科学家有祖国。中国老一辈科学家群体身上,不仅闪现着对科技进步的不断追求,更饱含着对祖国的赤诚情怀。正是在这样的科学家精神的引领和激励下,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前赴后继,不断登上新的科学之巅,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新的贡献。
中国的科技发展史,也是科学家精神闪耀的历史。新时代,广大高校应充分认识科学家精神的价值引领力,以科学家精神为“精神之源”,在深刻理解科学家精神基本内涵的同时,深入挖掘校内的科学家资源,在高校科技工作者群体中形成“精神之流”,并滋养灌溉“精神之田”,进而转化为支持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创新前行的“精神之果”。
积极发挥科学家精神的创新推动力
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,世界各国对于占据科技制高点的竞争日益激烈,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。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、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。”为了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突破当下关键领域“卡脖子”困境,打造高价值产业链,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发展,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,科学家精神对于高校科技工作者的激励作用必不可少。
科学家精神不仅鼓舞着高校师生在科研之路上勇于创新、勇攀高峰、敢为人先,更使得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团队在践行科学家精神的过程中,形成对科技创新的强大驱动力,最终推动其在科研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。
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。在大型挖泥船领域,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团队深耕16年,突破欧美垄断与技术封锁,成功设计了56艘各类挖泥船,实现了从“全靠进口”到“限制出口”的转变。该所所长何炎平说:“对于我们来说,能取得目前的成绩,最重要的就是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和集体团结的氛围。”材料学院教授王浩伟带领团队研制出的纳米陶瓷铝合金,在强度和刚度上超过了“太空金属”钛合金。目前,该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天宫一号、天宫二号、量子卫星、气象卫星等航天器的关键部件中,并将走进民航、汽车等领域,有望引领材料轻量化革命。此外,海洋学院海洋技术团队研制出新型海空两栖无人航行器“哪吒”;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高峰带领团队研制出“六足冰壶机器人”;李政道研究所围绕“培养学术志趣,厚植家国情怀”的目标,完善科研育人机制,不断推动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发扬。这一个个成果足以见证,在科学家精神指引下,学校培养出了一批有情怀、有担当、有能力的科学家群体。同时,科学家精神正转化成为瞄准国家战略需求集智攻关的科研力量。
以科学家精神为核心激励青年学者接续奋斗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青年是祖国的前途、民族的希望、创新的未来。”科学家精神是激励青年学者群体成长的强大精神动力,有助于在青年群体中形成尊重科学、报效祖国的良好氛围。当前,以科学家精神为核心,推动建设有效育人机制,是高校涵育时代新人、反哺国家科技创新、助力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路径。为此,高校应当义不容辞地扛起弘扬科学家精神这面旗帜。
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。学校钱学森图书馆作为“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”,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该馆为每名新生开放的“开学第一课”,已经发展成为涵盖学生培养过程的“大思政课”。为了展现“两弹一星”功勋科学家、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嘉墀的科研之志、创新之路、爱国之情、赤子之心,学校专门举办了“科教兴国 开创未来——‘两弹一星’功勋科学家杨嘉墀院士专题展”。此外,学校还扎根本校科学家资源,推出了大师剧《钱学森》,并引进了清华大学的《马兰花开》等大师剧目,引发热烈反响。上述做法不仅探索了发挥科学家精神价值引领力的多种途径,也为深度激活科学家精神价值潜力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充分运用本校资源,以对科学家精神的精要阐释激励在校师生,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引导青年创新建功新时代的重要途径。多年来,上海交通大学积极引导学生以志愿之名,赴基层之约,号召学生到西部去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展工作。同时,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、国家重要行业企业接洽,不断推动学生的社会实践往深处走、往基层走,以青春告白祖国,给学生带来最生动的思政教育,帮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祖国各方面情况,不仅要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,而且要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。
以行动感化人,以精神涵养人,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、科研成果生动诠释着爱国、创新、求实、奉献、协同、育人的科学家精神。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,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应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。
|